大家都叫他二七“李云龙”
11月11日,本报刊发题为《63面锦旗为证,他心中装满群众 硬核所长纪汉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报道后,影响持续发酵。记者于近日回访纪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劳动派出所、西马派出所、禁毒大队、二七派出所,寻找硬汉所长的足迹。
11月15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回访的第4站——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二七派出所,听民警讲述硬汉纪汉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了解,在二七派出所,大家背后都叫他二七“李云龙”。
刚中带柔酷似“李云龙”
在二七派出所,有一处红色警营文化室,一面是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二七大罢工”为背景的墙画,一面用红色字醒目写着“赤焰”二字。15日上午,教导员涂力军与民警刘顶利、彭泉均、王康、田奕、胡诗尧,辅警李彦、魏汉生等人一起在这里追忆了他们敬爱的所长纪汉。民警胡诗尧还专门带来了几幅自己为纪所长画的漫画像,以示敬意。
刚刚调到长江新区公安分局的刘顶利以前曾是二七派出所副所长,和纪汉共事五六年,听说记者到派出所采访,他专程赶来为老纪说道说道:
2017年纪汉调过来之前,我们就久仰他的大名,在禁毒大队带着一群老民警,屡破惊天大案,分局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来后,果然如传闻的一样,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是个好领头人。他做事泼辣、思维缜密、刚中带柔的作风酷似《亮剑》中的李云龙,加上到派出所后狠抓红色文化传承,积极弘扬“二七大罢工”敢于拼搏、敢于牺牲的精神,大家背后都叫他二七“李云龙”。
他和李云龙一样,干起事来不要命。本报曾经报道过他跛脚追毒贩的事,这事我知道。一次,我们到韦桑路社区走访,走到半路,他实在走不动了,跟我说了实话。在一次深山追捕毒贩时,对方见到民警便上房逃窜,他不顾危险随后追赶,结果房顶瓦片滑坡,他站立不稳摔了下来,脚掌正好踩到了一枚铁钉,将脚掌扎穿,后来做过两次手术,都没治好。因为脚上有伤,他不能长时间走路,也不能穿皮鞋。
有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疫情防控期间,派出所成立突击队转运感染者,大家心里都没底。“我先上。”纪汉边说边穿上防护服与副所长范伟一起,出了第一个警。
“书生”也能带成优秀探长
作为二七派出所培训的优秀探长,能力突出的彭泉均被多个单位争抢。在采访中,彭泉均透露,刚参警时,他是个连犯人都不敢看的“书生”,能成为派出所优秀探长全靠纪所长帮助。
2018年考进警营,彭泉均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成了“威风凛凛的警察”,忧的是平时连大声说话都少的他,去抓面目狰狞的坏人,确实心虚。
选岗时他很犹豫,纪汉将他找过去谈心:“我觉得你是个搞刑侦的料,虽然你是社招来的,没有系统学过警务技能知识,但我觉得你眼睛里有光。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把你培养成最优秀的刑侦民警。”
“大名鼎鼎的纪所长觉得我能当刑警,这让我信心倍增。”据彭泉均回忆,此后,每天晚上8时,纪汉都会将他叫到办公室,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手把手地教他办案。
为了帮彭泉均练胆,一次,纪汉点名让彭泉均参加一次重案犯的抓捕行动。第一次参与抓捕,彭泉均心里七上八下,跟着其他民警连守了两天,终于将嫌犯抓获。虽然不是他亲手抓的,但彭泉均从此豁然开朗,再也不怕面对犯罪分子。
“你不可能永远躲在后面,总有一天要站在前面。”去年10月,在纪汉的劝说下,彭泉均当了探长,渐渐就成了分局刑侦战线小有名气的刑侦民警。
因材施教 因材任用
“听说你搞刑侦蛮扎实,我来了,我会让你更扎实。”刑警王康至今无法忘记,2017年第一次见面时纪所长对他说的话。
此后,纪汉不仅在工作上给他压重担,还针对他的特点,先后给他找了两个老师,一个是思维缜密的办案能手余剑,一个是经验老到的办案高手范瑞,令他受益匪浅。
因材施教,因材任用,纪汉为派出所培养了一批骨干。
派出所民警刘洋是个搞研判的能手,但以前性格散淡,不愿到指挥室当研判长。3年前,原先的研判长调走。纪汉找到刘洋,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当带队探长,一是到指挥室搞研判。刘洋权衡再三,选择了当研判长。在纪汉的不断帮助下,刘洋逐渐成为了研判能手,各种复杂情况都能沉着应对。
据刘顶利介绍,纪汉是个纯粹的警察,真诚待人,没有私心。
3个月前,长江新区公安分局招人,王康觉得有发展,就报了名。没想到,榜单公布,二七派出所有多名探长报名被录用。
自己精心培养的多名骨干被别人“挖走”,得知消息后,纪汉并没有怪大家,而是将他们找到办公室开导:“你们要求上进,我很高兴。人事调动方面,大家放心,我一路绿灯放行!”
记者陈勇 通讯员杨槐柳 唐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