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首届“十大基层法治人物”亮相

    发布日期: 2018-12-03 00:00 来源: 新闻媒体 【打印】 【下载】
    分享到:
  • 武汉市首届“十大基层法治人物”

        1.洪玲

        (东西湖区公安分局吴家山街派出所)

        “鹰眼”辅警 协助破案1875起

        近日,拿回被盗现金的店员小刘激动不已。11月18日,小刘转身的空隙,店里收银台被盗走6000元现金。经洪玲团队查遍周边40个点位监控,4小时的追踪,终于捕捉到嫌疑人面部画面,次日下午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并追回5000余元。

        6年来,洪玲带领视频团队通过视频巡逻协助现行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85人,破获各类案件1875起,为刑侦破案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据介绍,洪玲工作室是全国首个以辅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工作室,她本人也荣获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舒翔宇

        2.许奎

        (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

        侦破一起起小案造就公安 “一级英模”

        今年6月,国家人社部、公安部联合发文授予许奎“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光荣称号,这是公安系统个人荣获的最高荣誉称号。

        此外,他还曾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今年37岁的许奎是江岸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在同事眼中,许奎侦破发生在居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案,造就了这位公安系统“一级英模”。

        据统计,在14年的从警生涯中,许奎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600余起,算下来平均两天破案一起。这些案件多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抢劫、抢夺、盗窃等“小案”。

        长江日报记者梁爽

        3.李涛

        (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

        无偿为不幸家庭争取200万元赔偿款

        仅有4岁的女孩小思语,在家门口玩耍时被一辆水泥搅拌车碾压,奶奶爬到车下对她施救时,发生二次碾压致使奶奶不幸身亡,小思语由于伤势严重被诊断为 “半骨盆离断伤”。

        案件曝光后,李涛积极为小思语捐款,还带领团队无偿为小思语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为小思语争取到近200万元的赔偿款。目前,小思语先后经历17次手术,身体逐渐好转,可以借助步行器站立。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李涛发挥专业特长,坚持参与媒体法治宣传栏目,以直播互动的形式,为市民群众,尤其是驾驶员解答法律问题,形成武汉律师参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知名品牌。

        多年来,李涛分别获得全国党员标兵律师、第四届湖北省“优秀律师”、首届湖北省司法行政系统 “十大杰出青年”、第六届“湖北省优秀青年卫士”等称号。曾两次被省司法厅授予“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先进信访个人”。

        长江日报记者夏晶

        4.亢铃

        (青山区司法局钢花村街司法所)

        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法治的温暖

        她是“全国模范司法所长”,也获得湖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荣立湖北省司法厅二等功。今年,她又荣获“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荣誉称号……

        在20多年的司法行政一线,亢铃始终牢记法律至上的理念,扎根社区,认真履行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职能。

        早在2003年,她最早提出的“崇尚法治、守法睦邻”社区法治理念获得居民推崇。她创立的“社区法律门诊”,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被称为武汉社区司法新模式;她建立了全区首个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咨询基地——“阳光心理驿站”,帮助100多个社区矫正对象树立信心、走向新生;她积极推动“法治进课堂”,助力青少年法治教育。

        据了解,今年以来,钢花村街司法所12个社区共调解593起各类纠纷。

        长江日报记者万勤

        5、杨莹莹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

        铁面无私的“公益诉讼人”

        11月30日上午9时30分,杨莹莹正组织部门同事紧张讨论案件情况,目前,她正负责着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以及审查公益诉讼案件。

        10余年来,她扎根办案一线,对案件精益求精,为群众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防线。开展公益诉讼以来,她更是铁面无私的“公益诉讼人”,惩治公益侵权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杨莹莹先后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政法队伍先进个人、2013-2017年度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2013-2015年度全省先进检察官、第十届“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武汉市第四届“十佳政法干警”、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杨莹莹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获得首届‘十大基层法治人物’这份荣誉,尤感珍贵。”

        长江日报记者舒翔宇

        6、周凯

        (武汉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推进者

        2005年,周凯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工作,此后多次获得省、市表彰,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法制宣传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全市“五五”普法先进个人,还获得2006年全市经济协作先进个人、2010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近年来,周凯牵头制定《武汉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并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他还起草《武汉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为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负责人出庭率大幅提升。今年10月,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长江日报记者谭在龙

        7、沈慧

        (硚口区人民法院仁寿法庭)

        专业“家事法官”成就家事审判全国品牌

        作为硚口法院仁寿法庭庭长,2012年起,沈慧带领团队探索婚姻家事案件的专业审判改革,摸索出“七步诊疗式调解法”“冷静期制度”等多种家事审判的方法,与妇联、司法局、街道等单位多方联动化解家庭矛盾。

        由于家事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硚口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选定为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单位,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的充分肯定。沈慧本人被选为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武汉市妇联授予她“武汉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3年,她被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三等功,2014年被硚口区委、区政府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贾雪梅

        8.李桂平

        (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青山区税务局)

        税务局里的“李律师”

        在武汉市青山区税务局,干部职工遇到涉税法律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去问问李律师。”大家口中的“李律师”,就是该局法制科副科长李桂平。

        李桂平是国家税务总局“青年才俊”, 全省税务系统首届“最佳纳税服务明星”, 全市系统“最美税务人”,他还入选省、市系统调研、巡察专业人才库,还是青山区局公职律师、法律顾问……

        2011年,李桂平入职青山区税务局,先后在办税服务厅、政策法规科工作。2016年,青山区局完善局长办公会制度,李桂平作为公职律师列席会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支撑。区税务局指派他牵头成立“李桂平工作室”,组成税收法律顾问团队;工作室参加武汉市法治惠民惠企十大品牌创建活动,跻身30强。

        长江日报记者谭在龙

        9.吕向东

        (武汉市四十九中)

        以法治思维推进现代学校治理

        这几天,市四十九中校长吕向东正忙着全校“第一届家校共同体成立大会”,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这个共同体组织机构、章程、家长代表一应俱全。

        以法治精神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法治思维推进现代学校治理,是吕向东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作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十九中已经探索出一条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办学规范之路,多次承办了教育部和省市依法治校现场会,依法治校特色做法令人瞩目。

        吕向东本人也荣誉累累,他是全国优秀教师、首届全国中小学名书记、全国创新名校长、湖北省优秀校长,是教育部委托重点课题《现代中小学校章程建设》研究负责人。

        长江日报记者万勤 通讯员殷卫国

        10.许光

        (武昌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综合执法大队)

        运用城管执法法治思维助力

        “城管执法中有何法律疑难问题,问许光!”许光是武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一名普通的执法队员。2002年,他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城管执法队伍,是全大队唯一拥有律师资格证书的执法队员。

        因为负责法制培训,许光干脆把自己的手机号向全大队执法队员公布,随时接受队员们的办案求助,一年多,他接到此类电话千余个,经常是吃饭睡觉时,他还在向执法队员们讲解执法过程中如何依法依规进行。

        近年来,他先后荣获武汉市第十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城管执法“办案能手”称号、全市城管执法队伍“大练兵”法律知识测试一等奖、全市城管执法优秀案件评选一等奖、武汉市城市管理法律知识竞赛一等奖、武汉市先进城管法制工作者等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