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水警 随时变身“拼命三郎”

    发布日期: 2019-01-18 00:00 来源: 新闻媒体 【打印】 【下载】
    分享到:
  • 赵可新查看案件资料    通讯员徐韬剑提供(资料照片)

        长江南岸,武汉长江大桥旁,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大桥派出所静静伫立,只为保护长江。2016年至今,该所先后破获“3·16”全国首例危害长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涉黑案、“3·9”湖北省最大规模非法采砂案,办理的各类涉水案件更是不胜枚举。

        该所副所长赵可新的身影几乎活跃在每一起案件中。同事们都说,为了保护长江,赵可新可以随时变身“拼命三郎”。

        断然拒绝嫌疑人威逼利诱

        费尽周折找出涉黑组织犯罪铁证

        赵可新生于长春,2010年退伍,加入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大桥派出所。

        2016年3月16日傍晚6时许,一起恶性事件打破了江面的平静:二七长江大桥与天兴洲长江大桥间的江面上,一艘拖轮靠近“维修一号”采砂船,拖轮上16人手持砍刀、鱼叉、洋镐把等凶器登上“维修一号”,打砸船上设备,打伤两名船员。

        接警后,赵可新赶到现场。经查,两船从事非法采砂,行凶者为利益实施打砸。从案发现场来看,行凶者系寻衅滋事。

        赵可新进一步询问伤者,得知行凶者曾找“维修一号”收取“采砂保护费”,每艘船2000元至3万元不等。伤者因畏惧报复不敢声张。这一犯罪团伙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影子。赵可新在抓捕涉案的16人中找到收取保护费、团伙收支的两本账本,明确涉案金额173万元。根据账本,赵可新等民警找到受害人,统计敲诈勒索2381船次,从而明确了该团伙的经济、组织等情况,为将该案定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件办理中,犯罪嫌疑人要求赵可新以寻衅滋事结案,“出去后,我送你一箱钱”。赵可新断然拒绝了。犯罪嫌疑人竟开始威逼:“我们不可能一辈子坐牢,总有出去的一天。”赵可新则回答:“出去后一定要走正道,再违法破坏长江,我还会抓你们。”赵可新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最终将这起案件办成了扫黑除恶的铁案。

        跳入江中绑住失火船舶

        避免长江水质受污染

        同事们说,赵可新办案时总有一种“不要命”的拼劲。

        2018年4月20日晚11时,大桥派出所接到报警,汉阳门下水口处一艘小型船舶着火。赵可新和消防员赶到现场时,船舶正在猛烈燃烧。大火烧断了着火船舶的缆绳,船舶顺流而下,在离事发地400米的轮渡码头,被卡在轮渡和趸船之间。

        消防员使用高压水枪灭火,但是着火船舶在高压水枪冲击下,又有向下游漂流的趋势。不将大火扑灭,船舶油箱将泄漏,甚至可能引燃附近船舶造成更大危害。

        赵可新从消防员手中取来缆绳打湿,冒着船舶爆燃的危险,游到着火船舶旁。他把缆绳一端系在着火船舶上,另一端系在锚链上,固定住着火船舶。最终,大火被扑灭,没有污染长江水质。

        据统计,2016年至今,赵可新刑事拘留涉及破坏长江环境的犯罪嫌疑人75名,破案130余起。

        长江日报记者姚传龙 通讯员杨槐柳 杨飞 徐韬剑